从六运的鼓点到九运的欢呼,从亚运的激情再到奔向十五运的期盼,广州的运动记忆是一代代人把热爱种进时光,让每届盛会都成为记录城市温暖的年轮。
十五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让我们一起与曾参与六运会、九运会、亚运会的志愿者们重返故地,用一组组跨越时空的照片定格岁月变迁。
1987年
广州举办第六届全国运动会
38年后与同窗重聚天体
他们眼中依然有光
老照片主角:六运会开幕式团体操背景板举牌中学生
曹丹菱,中共广州市委老干部局关心下一代工作处处长(广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38年前,曹丹菱作为广州市第六中学初二年级的学生,与全年级同学一起参加了1987年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办的第六届全运会开幕式团体操《凌云志》背景板表演。曹丹菱说:“那一场由广州本地大中学生参演的精彩震撼的团体操表演惊艳了我们这群青葱少年们,更成为了印刻在我们成长岁月里最难忘美好的回忆。”
老照片:38年前,曹丹菱(二排右三)与六中同学在天体合影。
新照片:2025年7月,六中老同学们在天河体育中心合影,右二为曹丹菱。
曹丹菱今年策划组织了“老少迎全运,共享湾区美”穗港澳青少年共迎全运系列活动,通过举办“银乐羊城五老说”全运课堂,组织“五老”(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面向三地青少年讲述“我与全运的故事”,并通过研学活动,传递体育精神,带动更多老年群体和青少年关注参与十五运。
2001年
广州举办第九届全国运动会
20多年坚守志愿一线
他们有一颗滚烫的心
老照片主角:九运会场馆志愿者
马雪萍,广州青年志愿者协会启智服务总队副总队长
古志文,广州市越秀区志盟社会服务中心监事
2001年九运会、2010年亚运会,这是两场镌刻在广州城市记忆中的体育盛会,也是马雪萍与古志文的闪光时刻。作为两届大赛的亲历志愿者,他们从“新手”到骨干,二十多年坚守志愿一线,用行动诠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老照片:古志文(二排左二)和马雪萍(一排左一)九运会时在广州体育馆合影。
老照片:九运会时马雪萍(二排左四)与志愿者在奥体中心合影。
新照片:2025年7月,古志文和马雪萍在奥体中心合影。
在九运会开幕式前,马雪萍所在的后勤组承担着清洁刚装修完体育场馆的重要任务,志愿者们一起彻底清理场馆内外,每张凳子、每道水泥渍都不放过。
古志文在九运会上负责开幕和闭幕式主会场安检门的安检、验票和疏导等工作,与数万名志愿者一起协同作战。多年后他仍记得那一幕幕画面,“大家不计回报,每个人都只想着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他们会坚守在志愿驿站,带领志愿者们做好服务,为十五运贡献志愿力量。
2010年
广州举办第十六届亚运会
能为城市出份力
他们认为是莫大的荣光
老照片主角:火炬手、驿站志愿者、微笑姐妹、地铁工作人员
李森,广州市志愿者协会会长
李桂泉,广州市黄埔区泉叔阳光工作室负责人,中国好人、广东最美志愿者
2010年亚运会,他们与万千志愿者一样,在各个体育场馆付出着自己全部力量。
亚运会期间李森主要负责城市志愿者的培训和督导工作,获得“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先进个人”称号。亚运会闭幕式上,李森作为十名志愿者代表之一,站上海心沙闭幕式舞台接受小朋友的献花。“那一刻,我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李森坚定地说。
老照片:广州亚运会期间,李森(左四)主要负责城市志愿者的培训和督导工作。
新照片:2025年7月,李森回到海心沙留影。
“作为广州人,能为家门口的亚运出力,是莫大的光荣。”回忆当初,李桂泉坦言。当时的李桂泉身兼厂长和志愿者双重身份。在工厂处理完工作,匆匆扒口饭,又投身志愿服务。“和年轻的大学生们一起服务,那种朝气和干劲特别感染人。”
老照片:广州亚运期间,李桂泉在黄埔书城志愿驿站留影。
新照片:2025年7月,李桂泉穿上当年的衣服重回故地。
“我想继续在服务一线贡献力量,这将会是我人生赛会志愿服务的‘大满贯’。”李森说。随着十五运和残特奥会临近,李桂泉活跃在文明全运倡议、治安巡防等活动中。
一个微笑惊艳世界
姐妹花用笑容播撒温暖
吴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团委校园文化部部长
吴悦,南方医科大学党委办公室干部
吴怡和妹妹吴悦都是广州亚运时的志愿者,“成为亚运会赛会志愿者,亲身参与和服务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是大学生活中最值得纪念的事情,如今回想起来,当时的服务场景仍然历历在目,让人热血沸腾。”吴怡回忆时这么说道,正是因为亚运会的志愿经历,让她在这之后继续投身公益事业。
吴怡参与广州亚运志愿服务,很多人记住了“微笑姐”。
作为2010广州亚运会颁奖礼仪志愿者,吴悦用专业的动作,在每一场仪式中传递尊重与温度,展现大国的礼仪之美。
老照片:吴怡和吴悦参与广州亚运志愿服务工作。
新照片:2025年7月,吴怡和吴悦又在海心沙留下合影。
吴怡和吴悦两姐妹如今都是全运会的培训讲师,吴怡还参与开幕式以及竞赛项目志愿者工作。
身在平凡的岗位
也是城市形象的窗口
李斌,广州地铁集团运营四中心员工
2010年,李斌在四号线海傍站工作,当时该站点设置了亚运咨询岗,主要为各国参赛运动员及观众提供引导及咨询服务。在这里,李斌为来往乘客给予赛事场馆指引、广州地铁乘坐指引及旅游购物推荐路线等。
李斌回忆:“亚运服务教会我,平凡的岗位也能成为城市形象的窗口,一个微笑、一句清晰的指引,都可能让远道而来的客人记住广州的温暖。”
老照片:2010年,李斌在亚运咨询岗服务。
新照片:2025年,李斌将继续守好自身岗位,为市民游客提供出行服务。
十五运即将到来,李斌说,她将和广州地铁广大同事一起,守好各自岗位,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客、运动员,提供更加便捷、更加舒适的出行服务。
迎接十五运,广州准备好了!
让我们坚定且充满热忱地为全运喝彩:
“同个场馆,唔同年代,
我哋始终喺度撑广州!”
编辑 | 青年君
来源| 广州青年(ID:gz_gqt)综合整理自信息时报
转载请注明 | 广州青年
金港赢配资-金港赢配资官网-吉林炒股配资平台-配资股票投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