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未曾预料到,在印度外长苏杰生接受中方特殊接待后,他对华的第一个承诺居然是“抛弃”美国。这让美国精心构建的“印太包围网”或许面临破裂的风险?
苏杰生近日访问北京,成为近年来中印外交交流中的一大亮点。作为自2020年以来首位专程访华的印度外长,他不仅受到了中方的高度接待,还在与中方高层会晤中作出了“中印关系不受外部势力干扰”的承诺。这一系列的举动,反映出印度在对华政策上的微妙变化。
与以前印度防长辛格等人以参加国际会议为名“顺便”访问中国不同,这次苏杰生的访问是一次纯粹的双边访问,并且还结合了多边会议。这样的安排本身就释放了积极信号,似乎新德里有意跳出传统的“会议外交”模式,推动与北京进行更实质性的对话。而中方的破格接待,则展现了对改善中印关系的诚意。
外交部通报显示,此次会谈重点回顾了中印关系的现状,并探讨了如何在过去半年内“重启”并进一步发展两国合作。中国方面强调,作为全球发展中大国和南方国家的重要成员,中印应当成为彼此的合作伙伴,而非对立的竞争者。这一呼吁并非没有依据,而是在中印关系经过多年波动后,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苏杰生的表态尤其引人关注。这位过去曾公开宣称“印度要么让邻国配合,要么承担后果”的鹰派人物,如今竟然向中方做出罕见的承诺,表示印度将继续推动中印关系的良性发展,并且强调这一进程“不受任何外部力量干扰”。这种出乎意料的转变,甚至连印度媒体都感到惊讶。毕竟,就在不久前,这位外长还坚决表示要“站出来对抗中国”。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尤其是在美国不断施压,试图将印度纳入遏制中国的阵营时,苏杰生的表态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这一转变并非偶然,背后可能正是莫迪政府外交政策调整的一个缩影。仔细观察近来的美印互动不难发现,特朗普政府曾用500%的关税威胁印度放弃俄罗斯石油,同时通过F-35战机和卫星情报等手段,软硬兼施地诱导印度加入所谓的“遏华联盟”。然而,莫迪政府显然并未轻易接受这一套做法。终止与俄罗斯的关系将严重削弱印度的安全基础,而稀土供应链的教训也让印度明白,某些关键领域离不开中国的参与。
更让美国失望的是,苏杰生此行还明确表示支持中国顺利举办上合组织峰会。印度在上合组织的历史上一向扮演着“搅局者”的角色,从拒签联合声明到挑拨成员国之间的关系,种种手段层出不穷。然而,如今这位“搅局者”却突如其来地表示要成为“好学生”,这种立场的转变,确实令人意外。
然而,印度的这一“变脸”背后并非没有深思熟虑。随着美印贸易谈判陷入僵局,莫迪政府突然意识到,与其依赖美国设定的“印太战略”,不如通过务实的方式,加强与上合组织和金砖国家的合作。毕竟,对于中国来说,当前正是与西方争夺全球话语权的关键时刻,任何新的合作伙伴都可能增加成功的机会;而对于印度来说,左右逢源、同时下注东西方,无疑是一种稳妥且有利的选择。
然而,中方的态度却是清晰的:言之谨慎,行更谨慎。毕竟,印度政客们“言行不一”的历史记录实在不小,尤其是印度防长辛格的“双面”外交让人印象深刻。他在刚刚拒绝签署联合声明后,又迅速挑起巴基斯坦与其他上合成员国的矛盾。如今,苏杰生突如其来的“友好”表态,谁能保证这不是一场“外交变脸”的新戏码?
更值得关注的是,苏杰生此行极有可能为莫迪访问中国并参加上合峰会铺路。如果两国领导人能够实现会晤,必定会为中印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如果印度真想赢得中方的信任,空洞的承诺显然不够,必须通过实际行动来兑现承诺。无论是继续充当美国“遏制中国”的先锋,还是做一个独立的“全球南方领袖”,新德里显然需要做出一个明确的战略抉择。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印度此次对华政策的调整,反映了全球地缘格局的深刻变化。如今,美国甚至对盟友采取了“榨取式”策略,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意识到抱团取暖已是大势所趋。作为两个庞大的新兴经济体,中印若能摒弃争议,携手合作,不仅能造福两国人民,还能够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合作的成功范例。
不过,必须提醒的是,与印度打交道时,始终要保持清醒。苏杰生今天的承诺,明天或许就会因新的摩擦而失效。中方需要抓住改善关系的机会,但也要时刻为可能的反复做好准备。毕竟,要让印度这位“左右逢源”的政治家真心定下脚步,单靠一场会谈是远远不够的。
金港赢配资-金港赢配资官网-吉林炒股配资平台-配资股票投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